Skip to content
香港東方書畫院
Menu
  • 關於香港東方書畫院
  • 我們未來的活動
    • 星辰征途 — 中國航天詩書畫邀請展
    • 中國航天科技青少年大使比賽
  • 活動日誌
    • 2025年活動
    • 2024年活動
    • 2023年活動
  • 合作機構
Menu

《一畫同源道自深 羣賢畢至墨痕新》

Posted on 2025-06-032025-06-18 by hkoacp_webadmin

今日(6月3日),《一道》畫會第二屆會員作品展盛大開幕,筆者有幸受邀出席畫展開幕式,得以搶先領略《一道》畫友們作品的獨特風采。

據畫家袁麗顏老師介紹,《一道》畫會於2018年初創立,會員多達106人,皆為她的學生。此次展覽已是第二屆,參展人數達83人,參展作品共計138件。

畫會取名「一道」,寓意源自《説文解字》中的「惟初太極,道立於一」,同時也深受石濤《一畫論》中“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的影響。袁麗顏老師在致辭時還補充道:“一道”還有一層含義,便是大家一同畫畫,一道老去。

縱觀此次展覽的作品,其水準堪稱近期書畫展中的佼佼者,其中山水畫尤為突出。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袁麗顏老師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袁老師分享了她的教學心得:從基礎入手,不拘泥於古今,取法上乘。先讓學生學習筆墨運用,從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雲一水開始練習,熟練掌握之後,再學習構圖,也就是讓上述筆墨元素相互生髮、關聯,把握起承轉合。待學生技藝精湛、運用自如後,鼓勵他們自由表達,即所謂“學法破法”。所以,她的學生中,一部分亦步亦趨,緊跟老師的步伐;也有不少破繭而出,實現瞭如化蝶般的昇華。

袁老師的教學方法確實值得其他授徒老師借鑑。她會先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古今佳作供學生臨摹,讓學生先研讀畫作並進行分析,再進行仿臨,接着是變臨,直至打散原作元素,重新組合創作出一幅與原稿截然不同的習作,最終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隨心所欲地進行創作。由於學生流動性較大,資質也參差不齊,再加上受快速變化的環境影響,學生的理解能力因人而異,所以她的教學方法看似笨拙,有時效果不佳且頗為吃力,但她卻始終堅持了二十多年。

在此次展覽中,袁老師力求學生們不比高低,而是相互學習,減輕壓力,盡情發揮。同時,要尊重先賢,但也要獨立思考,不重複他人原作,不照搬自然,不照抄攝影作品,即便是臨摹,也要融入自己的想法與風格,避免展覽淪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乏味場所。

順便提一下,袁麗顏老師教學所用的臨摹範本,古代的有《芥子園畫譜》以及唐宋元明清各大家的畫稿;現代的則有白雪石、施雲翔、曾剛、於永茂的畫冊。教學理論書籍包括郭熙的《林泉高致》、石濤的《一畫論》、沈宗騫的《芥舟學畫編》以及陸儼少的《山水畫芻議》。

筆者期待袁麗顏老師的學生們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為香港畫壇增添更多光彩。謹以七絕一首賀之:

      一畫同源道自深,
      羣賢畢至墨痕新。
      臨池洗硯尋真趣,
      化蝶方知筆有神。

< 媒體報導 >

標題:《一畫同源道自深 羣賢畢至墨痕新》
媒體:華人頭條
網址:https://www.52hrtt.com/ar/n/w/info/fifm202506031853367645753

標題:四季組畫的山水古意與今韻
媒體:大公文匯
網址:https://www.tkww.hk/a/202506/03/AP683ef03ee4b0fbda9a201b85.html

Category: 2025年活動, 幹事及成員, 張成浦, 梁君度, 活動日誌, 鄧朱錦韶博士

文章導覽

← 來論|嶺南畫派:內地與香港的發展軌跡差異剖析及未來展望
【愉韻度曲】朱錦韶博士的藝術 →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近期文章

  • 《保良局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活動》
  • 《九載風華,繪夢南天》——南天畫會九週年會慶聯歡晚會圓滿舉行
  • 《青山詩魄 煙水詞魂》——觀鄧偉雄書畫展
  • 【愉韻度曲】朱錦韶博士的藝術
  • 《一畫同源道自深 羣賢畢至墨痕新》

活動日誌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7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5 香港東方書畫院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