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值香港大公報創刊123週年、文匯報創刊77週年之際,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於昨日舉辦藝術交流雅集。香港東方書畫院、香港畫家聯合會和香港書畫導師協會十餘位藝術家齊聚大公文滙傳媒集團總部,以翰墨丹青共襄盛事,為大公文匯二百年之慶獻上藝術賀禮。
雅集現場,六尺宣紙徐徐展開,一幅名為《繁茂》的賀歲國畫漸次成形。香港東方書畫院院長梁君度首開筆墨,以嶙峋奇石與凌波水仙奠定風骨;嶺南畫派傳人葉永潤隨後揮毫,重彩點染雍容牡丹;許昭奇則以蒼勁松枝彰顯風骨,賴榮春再繪疊翠牡丹相映成趣,何洵瑤添綴玉蘭清雅其間。歷時三小時,這幅融合南北畫風的鉅製終成,寓意大公文匯傳媒根深葉茂、基業長青。
“香江潮湧二百年,鐵筆如椽寫大千。公信為基文作脈,匯通中外賦新篇。”梁君度現場即興創作的行書賀詩,筆走龍蛇間道盡兩報世紀擔當。東方書畫榮譽顧問何洵瑤以墨荷寄意,其《清漣圖》中亭亭淨植的荷花,正應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報格堅守。水墨交融間,藝術家們或繪金玉滿堂,或寫竹報平安,將美好祈願凝於筆端。香港畫家聯會榮譽會長陳嘉義別出心裁,以《香港熊貓六寶》入畫。畫面中六隻憨態可掬的國寶各具神韻,既暗合”家國安康””樂業安居”的深意,又以水墨深淺構築立體空間,傳統筆法中透出現代審美意趣。東方書畫院副院長黃明堂則以篆隸相融的筆法,題寫毛澤東《菩薩蠻·大柏地》名句”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既贊兩報記錄時代風雲的如椽巨筆,更期許其繼續擔當溝通社會的文化津樑。
正如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負責人李大宏董事長在雅集致辭所言:”這些飽含深情的墨寶,既是對過往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期許。兩報將始終秉持’文以載道,匯則興邦’的初心,繼續書寫香江故事,傳播時代強音。”



















< 媒體報導 >
標題:丹青共賀大公文滙200 歲誌慶
媒體:華人頭條
網址:https://www.52hrtt.com/global/n/w/info/ifm2025042800505620765451